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香港中文大学黄乃正院士受聘兼职教授并讲学交流

    摘要:香港中文大学黄乃正院士受聘兼职教授并讲学交流   本报讯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黄乃正先生应邀到我校访问,受聘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并与吴健雄学院学子交流。张广军校长会见了黄乃正院士一行,学校人事处、学生处、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吴健雄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陪同会见。  张广军校长对黄乃正院士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为黄院士颁发兼职教授聘书、佩戴校徽。张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在领军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布局、科学研究尤其是南京环东南大学创新圈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诚挚希望黄院士在东南大学书院制探索,生医、化工等领域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并表达了后续合作的愿景。  黄乃正院士在讲话中对东南大学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和办学情况给予称赞,对张校长的理念和提议表示认同,他表示受聘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后将积极开展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贡献力量。  聘任仪式结束后,黄乃正院士一行来到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参加“健雄书院导师交流时间”,围绕学术科研、人生规划、领军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与吴健雄学院学生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并作了“昨天与今天———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独特魅力何在”的主题报告。吴健雄学院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和文科试验班(郭秉文班)学生,学生线相关老师和吴健雄学院领导班子聆听了报告。黄院士在讲座中以“何为书院”切入,从中西两个方面介绍了“书院”的源起与历史发展进程,并总结了“书院”的内涵和意义。他认为,书院是教育和教学并存,同时又是学术研究的地方,“明伦”二字是中国儒学和传统书院文化内涵的精确概括。之后,黄院士着重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建设理念、教育成就、办学方式以及通识教育等方面的经验。报告结束后,黄乃正院士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访问期间,校党委副书记郑家茂也亲切会见并接待了黄乃正院士一行。  据悉,黄乃正先生1950年生,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中国科学院及发展中世界科学院(前称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港科院院士。黄乃正院士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化学家,研究方向为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之有机合成,在有机化学领域耕耘近40年,心系国家科研发展。黄乃正院士在潜心学术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工作,推崇传承中华文化,并积极贡献内地的科研发展,获得各界的赞誉与尊重。  (李鑫刘坚琪许自豪)

  • “智慧物联网与智能计算”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摘要:“智慧物联网与智能计算”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本报讯4月20日至2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物联网专委会高端论坛2019“智慧物联网与智能计算”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ACM南京分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云计算专委会协办。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饿了么(阿里巴巴)的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和各高校及研究所师生近二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上,物联网专委会副主任马华东教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何田教授先后致辞,表达了对参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以及衷心的感谢。  在论坛中,北京大学智能感知与智慧家居实验室主任、国家特聘专家张大庆教授作题为《菲涅尔区感知模型告诉你:为何大多Wi-Fi非接触行为感知系统不能稳定工作?》的报告;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特聘专家任奎教授作题为《InnovationinIoTsecurity:FromContinuousBiomet-ricstoTrustworthyManufacturing》的报告;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ACM中国理事会副主席刘云淮教授作题为《基于跨领域数据个体精准移动模型的智慧城市交通》的报告;香港中文大学JohnC.S.Lui教授的报告作题为《AnOnlineLearningMul-ti-pathSelectionFrameworkforMulti-pathTransmissionProtocols》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新兵教授作题为《学术地图的设计与实现》的报告;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长江学者贾小华教授作题为《ASecureandVeri-fiableP2PStorageSystemwithEn-tryptedSearchusingBlockchain》的报告;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晓江教授作题为《无源感知:从梦想到现实》的报告;饿了么(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张浩博士作题为《Everything30minutes》的报告。  在提问环节,参会者针对报告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应用问题与报告专家进行互动讨论。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主题为“当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的论坛,讨论了物联网与当下十分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联系,专家们着重讨论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呈现的形态是什么”“物联网智能化进程中有哪些关键节点”“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误区”“新型感知将对智慧物联网带来哪些变革”“人工智能浪潮下的物联网安全问题”等五个主要议题。(王帅朱鑫)

  • 我校举行“孙伟、张甫廷奖学基金”捐赠签约仪式

    摘要:我校举行“孙伟、张甫廷奖学基金”捐赠签约仪式   本报讯4月25日上午,“孙伟、张甫廷奖学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九龙湖校区举行。孙伟院士与张甫廷先生的家属张务一、张务平、杨放、张翼风,东南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黄大卫,学校发展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孙伟院士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黄大卫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孙伟院士的家属表示感谢。他说,孙伟院士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我国土木工程材料教育和科技事业,教书育人60余载,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了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孙伟院士毕生追求科学真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母校、对广大学子的殷殷之情,其家人对学校无私的奉献,都十分令人感动。这种无私的爱感染着东大的学子,让同学们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孙伟院士与张甫廷先生之子、东南大学退休老师张务一在致辞中回顾了孙院士在母校的奋斗历程与教学生涯,向所有在“孙伟、张甫廷奖学基金”设立中提供资金支持的团体及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今后获得“孙伟、张甫廷奖学基金”的同学能够带着孙伟院士的责任与寄托去完成其未竟的事业。  随后,东南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芮振华与孙伟院士家属代表签署了捐赠协议,并为孙伟院士家属代表颁发捐赠证书,递交捐赠牌。  孙伟院士1935年11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1954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58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伟院士是一位建树卓越的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她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了纤维增强间距理论、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体系,并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理论及寿命预测方法,指导了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为我国土木工程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奠定了我国混凝土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早在2013年,孙伟院士就向教育基金会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奖学基金,用于奖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子。如今,为了继承孙伟院士的遗志,弘扬她为土木工程材料事业开拓、进取、不断奋进的钻研精神,孙伟院士的家属在各界友人、学生所送挽金的基础上,捧出个人积蓄,得到多方助力,共计捐资100万元设立以孙伟院士夫妇命名的“孙伟、张甫廷奖学基金”,以勉励后学。(吴涵玉)

  • 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到科技园指导工作

    摘要: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到科技园指导工作   本报讯4月16日下午,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一行到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玄武园区巡察城市“硅巷”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玄武区副区长、徐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大海一行,东南大学副校长黄大卫,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参加接待。  蒋跃建副市长首先听取了李大海副区长关于玄武区“一区五园”创新经济带和城市“硅巷”建设情况的汇报,随后他详细了解了东大科技园的“硅巷”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要求各有关单位解放思想,活用东大科教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黄大卫副校长表示东南大学将根据南京市和玄武区的工作规划,整合学校相关资源,与创新载体和城市空间有效融合,着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作出一流大学应有的贡献。  打造城市硅巷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东大科技园将发挥东南大学技术与人才优势,与玄武区继续深化合作,打造校地融合、产城一体的创新集聚区,焕发创新活力,激发产业动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龚心玥吴蕴文)

  • 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在苏州高新区启用

    摘要: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在苏州高新区启用   本报讯4月14日,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在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内正式启用。副市长陆春云,伯明翰大学副校长JonFrampton,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顾忠泽,区领导陈明、陶冠红出席启用仪式。  该中心为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高新区合作共建,将在包括骨骼增强技术、防疤痕滴眼液、智能表面、功能影像AI技术等四个领域,加强三方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培育和扶持科技、人才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去年5月,三方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内建立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经过前期筹备,公共测试平合、化学实验室、盐雾箱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及公共办公区于今年1月顺利完成。中心启用后,将依托高新区在经济、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国际合作等优勢,通过国际科研创新人才、团队的联合培养,有力推动伯明翰大学的科研创新从英国到中国市场的技术转移,努力将研发中心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业集聚为一体的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中心启用仪式后,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与会专家就合金材料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传统骨科手术智能化探索、人工智能影像技术在骨科应用现状、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进展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王玉邹玉芬)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在苏州高新区启用

   期次:第1396期      




  本报讯4月14日,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在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内正式启用。副市长陆春云,伯明翰大学副校长JonFrampton,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顾忠泽,区领导陈明、陶冠红出席启用仪式。
  该中心为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高新区合作共建,将在包括骨骼增强技术、防疤痕滴眼液、智能表面、功能影像AI技术等四个领域,加强三方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培育和扶持科技、人才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去年5月,三方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内建立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经过前期筹备,公共测试平合、化学实验室、盐雾箱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及公共办公区于今年1月顺利完成。中心启用后,将依托高新区在经济、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国际合作等优勢,通过国际科研创新人才、团队的联合培养,有力推动伯明翰大学的科研创新从英国到中国市场的技术转移,努力将研发中心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业集聚为一体的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中心启用仪式后,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与会专家就合金材料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传统骨科手术智能化探索、人工智能影像技术在骨科应用现状、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进展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王玉邹玉芬)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619次访问,全刊已有1427427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