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版面新闻

  • 我校召开“哲学与时代精神:庆祝东南大学哲学学科复建40 周年研讨会”

    摘要:我校召开“哲学与时代精神:庆祝东南大学哲学学科复建40 周年研讨会”   本报讯2018年12月15日,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主办的“哲学与时代精神:庆祝东南大学哲学学科复建40周年研讨会”在四牌楼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监事会主席任利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樊和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代表,萧焜焘先生、王育殊先生的家属代表,人文学院院长王珏等学院党政负责人以及哲学与科学系全体师生及校友代表共130余人参会。上午会议分为开幕式、萧焜焘教授作品发布会、育殊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和大会发言环节。在育殊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环节,王育殊教授高足、校友代表、陆军工程大学刘淑萍教授介绍了育殊奖学金发起的缘由和过程,她在讲话中用40年、28年、3年,分享了她的心情与感悟。下午,“哲学与时代精神”研讨会分三个会场举行。(哲学与科学系)

  • 哲学与科学:同生共长结硕果,东大气派显辉煌 刘道镛

    摘要:哲学与科学:同生共长结硕果,东大气派显辉煌 刘道镛   听了校友们的发言,犹如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朴实纯真,情深意切。由此引发出我对今天参加哲学与科学系建系40周年的思考,概括起来是三个“名”:一是系名,二是人名,三是派名。  第一个“名”,在全国高校中,凡是哲学专业的,一般都称哲学系,唯独40年前的南京工学院起名为哲学与科学系,表现出特有的睿智。哲学常被人们称为科学之科学,但它并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而是融汇于各门科学之中,哲学与科学同生共长,不可分离。  哲学讲究质疑,“疑是觉悟之机”;科学讲求实证,“从实方能守正”。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哲学因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则由哲学的引领而提升自身的境界。恩格斯指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对哲学与科学的双重研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至于恩格斯本人,他研究自然辩证法历时九年,后因批判杜林的紧迫任务才暂告断落,但其所研究成果仍充分应用于《反杜林论》这一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中。马克思原本打算写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由于撰写《资本论》历时四十年而未能如愿,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却说,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资本论》的大逻辑。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庞大的理论体系里,哲学与科学本是同根生,一体两面,同生共长,相得益彰。所以,把南工的哲学教研机构定名为“哲学与科学系”,可谓睿智之举,不同凡响。  这个人是谁?这就引出第二个“名”。我不讲,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就是萧焜焘。萧先生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金陵大学哲学系,可谓真正的哲学科班出身。他毕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取得了丰硕的哲学研究成果,培养出一大批学有造诣的优秀人才。萧先生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深知“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他针对当时的南工以工科为主体的校情,更需要有哲学智慧的滋润,在时任校长钱钟韩院士的全力支持下,在全校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全国高校该领域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此后又进一步拓展哲学与科学的研究领域,支持王育殊教授从事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使科技哲学与伦理哲学比翼双飞,成为东大文科崛起的显著标志,为此后东大精品文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自1972年初调入南工,经常聆听萧先生的教诲,并随堂听萧、王先生讲课,受益良多。回首往事,对于这第二个“名”———萧焜焘先生以及王育殊教授,我由衷敬仰。  对于第三个“名”,可以有多个选项。鉴于哲学与科学系是在东大整体环境中孕育生长出来的,它不仅得力于各方有志之士的通力合作,还在于它承接着自1920年始设立东大哲学系科的历史传统,更在于历经40年改革开发的洗礼,深深打上东南大学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东大特色的学科品牌,显示出鲜明的东大气派,因此把它称作“派名”亦无不可。这种东大气派是所有东大人感同身受的,也是各位校友心领神会的,这就是:六朝松下止于至善的东大精神、大礼堂前涌泉相报的东大情怀和九龙湖畔潜龙飞天的东大力量。正是这种东大气派,使东大各个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各个方面的工作,既具有自身的个性,也蕴含东大气派的共性,达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而这正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所在,也是一流东大建设的目标要求。  以上三个“名”,打个比喻,第一个“名”好比种子。选种很重要,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话说“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第二个“名”是“播种人”。选好种子固然不易,而播好种子、精心培育,使之茁壮成长更为艰巨。第三个“名”是开花结果。果实累累,方显名实相称。总之,这三个“名”合起来一句话:哲学与科学,同生共长结硕果,东大气派显辉煌。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接再厉,共同书写华章开新篇,为一流东大作贡献!  (在哲学与科学系建系40周年校友师生联谊座谈会上的发言)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上接八版)用的加固方案是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加大截面法,最小程度地改变原有的主拱肋截面尺寸,既保证了加固后的结构安全,又保证了加固后文物的风貌要求。还有正桥的铸铁栏杆,有关部门原先考虑到工期要求和施工便捷性,曾经提出能否仅保留原状的铸铁图案雕刻和葵花装饰件,而将铸铁栏杆全部换成现代钢材的想法。从文保的角度来看,虽然保留了外貌和形制,但原材料改变了,文物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后来经过认真分析、现场调研和试验,我们项目组设计了可靠的连接节点构造,与参建各方一起克服困难,全部保留了原有的铸铁栏杆部分,并且在修缮安装后进行了铸铁栏杆的抗水平侧推力试验,既保证了铸铁栏杆文物本体的原真性,又确保了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最后各方也都很认可这样的修缮方法。  记者: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个性鲜明,体现了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桥头堡的修缮也是这次大桥文保工程的重头戏,请您具体谈谈如何做到“修旧如故”的?  淳庆: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建筑一直是大桥的“象征”和“名片”,整体气势巍峨,立面色彩明亮而厚重,极具艺术性。修缮前,桥头堡结构存在一定的抗震问题和耐久性病害、三面红旗油漆剥落和局部破损、混凝土群雕老化开裂明显、屋面和楼面局部渗水问题明显、外立面水刷石面层和斩假石面层破损严重、门窗损坏严重、室内水磨石地面和墙面开裂孔洞现象较多等。本次桥头堡的文保修缮,我们首先对桥头堡室内进行抗震加固和耐久性加固,解决其存在的结构病害问题。然后再对室外和室内的建筑部分进行修缮。我们采用了钢筋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对桥头堡进行了抗震加固,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和粉刷聚合物砂浆的做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了耐久性地加固。为了修复桥头堡室外破损的米黄色水刷石面层,最大限度地保证新老面层风貌的协调一致。我们先后完成了30多个小样试验,最后选择出大桥修缮用的米黄色水刷石面层最佳配比。大桥头堡顶部的“三面红旗”高5m,颜色鲜艳、形式动感,其骨架为钢桁架结构,旗面为3mm厚的钢板,外层的红色效果初期曾使用过红色玻璃砖,后因表观色彩不能完全统一协调,改为直接在钢板上喷涂红色防锈漆的做法,修缮前也出现了明显的破损和油漆剥落。本次修缮完全保留“三面红旗”的原始样貌,对内部钢桁架和表面钢板做了加固和除锈防锈处理,表面喷涂鲜红色的氟碳防锈漆,以增强外部效果的耐久性。小桥头堡的混凝土群雕,实际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空腹薄壁结构,壁厚为10cm。修缮前,混凝土群雕老化开裂现象明显。我们在现场勘察时,通过局部凿开,勘察分析由外到里不同层的构造和颜色,结合原始施工记录文件分析,推断出混凝土群雕的本色为粉红色,我们首先对混凝土群雕的裂缝进行灌注结构胶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在表面涂刷淡粉色的无机颜料,让小堡群雕“修旧如故”和“恢复真身”。在桥头堡的内部,我们对水磨石地面和墙裙进行了清洗和缺陷修补,桥堡室内共有三种水磨石地面和墙面的做法:包括灰白石子红水泥水磨石、黑白石子黄水泥水磨石、黑白石子绿水泥水磨石三种类型。其中有许多水磨石地面和水磨石墙面出现开裂、孔洞或剥落的残损现象,本次修缮对水磨石地面和墙面出现的开裂将采用灌注结构胶修补,对于孔洞或剥落处采用调色后的云石胶掺相近的石屑进行修补,然后打磨恢复成原先水磨石的效果,文保设计已分别从试验小样中选择了与原样最接近的修补方式来进行修复。对于木门钢窗,本次修缮尽可能地对原物在原位上进行修补,少数损坏严重的构件也在工厂依照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方法制作了一模一样的构件进行了替换,为保证修缮后的安全使用,原有的普通单层玻璃全都更换为双层夹胶钢化玻璃。  记者:南京长江大桥的浮雕和白玉兰路灯,是大桥的标志景观,也是本次修缮一大看点。这次修缮过程中您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如何进行白玉兰路灯亮化及其夜景亮化设计?  淳庆:南京长江大桥上的铸铁栏杆和白玉兰路灯的修缮也是本次大桥文物保护的亮点。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576米,我们对两侧的铸铁栏杆全部编号拆解,运到仓库进行修缮,将每根铸铁栏杆立柱内的约50厘米长的混凝土小心翼翼地掏出,然后对所有铸铁栏杆构件进行除锈和重刷银灰色的氟碳防锈漆,最后将修好后的铸铁栏杆按照原先的编号原位安装。正桥铸铁栏杆中一共镶嵌了202块铸铁浮雕,这一幅幅的铸铁雕图案就像一幅幅的历史画卷。共包含98块向日葵镂空雕,98块风景主题浮雕和6块五星齿轮谷穗的“工农兵”浮雕。其中,98块风景主题浮雕中有20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画面内容反映当时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祖国壮丽的山河风貌。我们在测绘勘察时发现有一块已经缺失,后来我们根据图案排列的顺序和历史资料相互佐证,确定了这块缺失的浮雕图案为“草原牧马”,然后再利用3D扫描技术对保存最好的一块“草原牧马”浮雕进行扫描,通过3D打印制作出模板,重新铸铁铸造,补全了缺失的这一块栏板浮雕。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299根白玉兰花形路灯如同为大桥站岗的“仪仗队”,每对相隔约30~40米,整齐地分布在南北引桥、正桥、回龙桥等大桥各段。此次对于白玉兰路灯的文保修缮,我们先编号拆解,将其分解为灯架、灯柱和基座几部分,运送到江北仓库进行病害的详细调研和针对性的加固修缮。299根灯柱中,有11根灯柱破损严重,混凝土多处剥落露筋,裂缝长度超过1/2,需要更换;有61根灯柱出现长度40厘米以内的间隔性裂痕,故采取裂缝灌注结构胶方式加固;50根出现小孔洞的灯柱采用高强聚和物砂浆修复。修补完成后,所有路灯杆采用无色透明的纳米级硅酸盐混凝土养护修复,增强一体剂喷涂3遍,最后再对所有路灯杆表面做1遍无色透明的无机硅憎水处理,维持原有风貌,提高了表面结构强度和结构耐久性。对于灯架,我们对这299根灯架打磨除锈后,重新涂刷银灰色的氟碳防锈漆。1495盏的白玉兰灯罩全部进行了更换,样式、尺寸和材料均同原样,内部的灯泡由原先的高压钠灯热光源改为LED冷光源,在不改变文物风貌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能效比。这299根白玉兰路灯在仓库修复完成后被运回大桥,在原址按编号对号安装。  记者:南京长江大桥于2018年底正式开通,万众瞩目,最后想请您谈谈有什么体会和感悟?  淳庆:此刻,长达27个月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维修项目已全部竣工,文物保护工程已顺利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大桥修缮后已最大限度地恢复成了原有的样貌,达到“修旧如故”的效果。像这样的特大型单体文物的保护工程,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虽然项目的完成过程非常辛苦,我们项目组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每每想到大桥即将以崭新的历史风貌回归大众,这种激动溢于言表,冲散了所有的辛苦和压力。虽然对一些细节的修复上因为种种原因难免有些遗憾,但是我们项目团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大桥修缮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通过这次大桥的文保实践工作,我们当代东大文保人将继续秉承前辈精神,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踏踏实实地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好。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4346次访问,全刊已有14362781次访问